“一、二、三,起!”随着一声口号,一根直径426毫米、长5米、重350斤的瓦斯钢管被4个人合力抬起,慢慢送往巷道深处。
早上5点20分,西山煤电马兰矿外派监管队长武岳阳准时睁开了眼睛。虽然已经不用像在军营里一样出早操,但长期形成的生物钟依然让他在这个时间点醒来。这一次,他又梦到了当年和瓦斯管道队工友们一起抬钢管的情景。
在部队时,武岳阳曾参与治安维稳、抗洪救灾、重大安保等任务,连续两年荣获“优秀士兵”称号,屡次获得团、营嘉奖,并于参军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武警某部退役后,2007年,武岳阳回到了从小长大的矿山,并将能打胜仗、不向困难低头的优良作风带到了岗位。
马兰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对瓦斯的抽采、治理工作尤为重视。2013年,该矿成立了西山煤电第一支专业的瓦斯管道队。“当时队里一半以上都是退伍军人。”时任该队队长的武岳阳介绍,“这是个体力活,就是看重咱退伍军人能吃苦、不服输。”
由于机械设备只能把抽放管运送到工作面巷口,把抽放管抬到一千多米深的巷道内,以及安装等都要靠人工。一个班下来,大伙儿都大汗淋漓,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武岳阳召集大家集思广益,动手加工了小炮车,将管道卡到小炮车的弧形凹陷处,前面一人把方向,后面两人扶车,在狭窄的巷道里穿行,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干什么就得操什么心。作为瓦斯抽采人员,必须反复研究试验新工艺、新方法,用最小的付出换来最大的收益。”武岳阳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不断实测对比各项瓦斯抽采数据,发现煤柱穿层钻孔可以有效代替横贯,而且大直径钻孔采空区抽采瓦斯纯量比上隅角悬管抽采瓦斯纯量能提高1.3%—1.8%,直接经济效益能够增加约100万元。他们立即申报立项。经过不懈努力,由武岳阳组织并参与完成的“大直径煤柱穿层钻孔代替横贯埋管抽采技术”项目获得了山西焦煤科技进步三等奖。
尽管已经退役近20年,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军人本色已深深刻在了武岳阳的骨子里。
新冠疫情期间,武岳阳发扬军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作风,在全队范围内对离矿人员、重点疫区返矿职工和家庭成员进行详细排查,定期给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并一趟一趟往返于古交高速口和矿区,为外地返矿职工办理对接手续,一一接回。在队组近20名职工被隔离的情况下,他组织党员突击队重点对18509工作面上隅角和本煤层的瓦斯抽采管路进行了拆除作业,共拆除D325钢管500余米,全力保障了矿井瓦斯正常抽采和采煤队组安全生产。
精铁百炼终成钢。武岳阳先后获得山西焦煤“优秀劳动者”、西山煤电及马兰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退伍军人”等荣誉称号。
如今,武岳阳负责对外委队伍进行安全监管。从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检点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到监督井下作业是否按照规程措施严格执行、施工人员是否存在违章操作等,他都一丝不苟,近乎严苛。
在武岳阳心里,橄榄绿是他一生的底色,因为那代表着拼搏与奋斗,代表着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在工作岗位上,他也将永不停息地继续战斗。